武荖坑-風華再現(1940~2005)
武荖坑的產業 ; 讓你非常吃驚
早年大部分是以務農維生,耕作面積為九十多公頃,勤儉樸實,稻米生產是經濟之命脈所繫,因此人口與耕地面,實為農業經濟的兩大要素。政府為消除過去的不合理租佃制度,推行維護農民權益的土地政策,於民國三十九年實施三七五減租,民國四十一年辦理公地放領,民國四十二年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後,使農民在均田均富的目標下推展農村經濟繁榮政策。十幾年來,政府大力推展農業機械化,補助農民購買各種農業機械,在各農村成立農事小組,協助農業經營,耕種技術,品種改良,達到農業的加速發展。東城村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農業人口從三十多年前的佔全村一半以上,到現在的佔四分之ㄧ,農產品由早期到米為主,發展至今茶葉、蔬果、花卉之精緻農業,已趨向於農工商並重的農村型態。
「役場」農業指導人員李金庚先生主持,於今新馬車站後方,約純基鐵工廠位置,取固定面積一厘地(約一百平方公尺)四塊農地,以不同之化學肥料:尿素、硫銨、磷酸、氯化鉀,彩等量施放於指定區塊農地。於整地時施肥後,全期皆不再追肥。並觀察對照生長情況、產量、穀物比重等。其結果生長其依序為:尿素、硫銨、磷酸、氯化鉀。產量及比重為:氯化鉀、磷酸、硫銨、尿素。 為昭公信,係在公開儀式下作業,活動當日蘇澳及附近庄民參與者人山人海。
依役場訂定規則,參與比賽之農家,須標定比賽農地,採收時以單位面積之產量為比賽目的,連續三年後,發現參與競賽的農民投機取巧,前一天先割取稻桿含穗,並插與比賽的稻叢中,藉以爭加產量,經被發現後改以收割前須以人工抽稻穗。地區性表現以南澳南洋仔產量最高。
當武荖坑溪型成的同時,洪水四散,夾帶的土石順流而下,大塊石頭比重大,流域不遠,泥沙流域遠。故靠近山麓之平地,含石頭、石礫比率高,先民開墾種植水稻時,須以手指或其他乾樹枝挖一個洞,待放下秧苗後,再以手掌取砂土扶正秧苗,足見已先民開墾之辛苦。
約農曆過年前後定植,至冬至前即開始陸續採收製糖,甘蔗去尾,頭部去根,尾部留一小截為種苗,最末端可公牛之飼料,乾葉供柴薪。蔗渣供為造紙原料。昔先民認為蔗渣不具肥份,故取蔗渣為農田肥料者幾無。甘蔗是日本政府定額配給每一農戶,強制栽種,栽培其耗工又耗肥,農家並不歡迎。此作物對本地人並非德政。
除水稻、甘蔗外之旱地幾乎全種植甘藷,九股山及鄰近山區亦全數開墾為甘藷園,係人類及家禽畜之主食之一,或因連作障礙,故產量、品質皆差。
甘藷收成不好,改採花生與之輪作,對甘藷有幫助,但花生幾無收成。台泥化成會社(台泥前生)成立後,可能是煙囪排放物對花生有益,故方得有部分收成,光復後政府鼓勵造林,九股山才改種松柏及相思樹。
(武荖林泉 飄茗香)
↑ 丸川(鹿苑)茗茶莊 日據時期包裝
武荖坑早期開墾者發現,土質、水質、氣候、日照諸特性,紅壤土質深,排水好,朝陽東照,日照較短,襲雪山山脈沿武荖坑溪而下之涼風,日夜溫差大,且無露水,少病蟲害,故武荖坑茶之品質極佳,並耐泡。早期種植包種茶,其後接受茶葉改良場輔導,栽種不同品質。日據時代武荖坑內開墾水田十餘甲,地主陳阿乾,旱地原為茅埔共卅餘甲,地主是日本人丹下先生,放佃給武荖坑內居民耕作,全數種植茶園。本村山坡地所生產之蘭陽茗茶-「武荖坑」茶,因位處五老坑溪旁,南面環山,東向海洋,地質及氣候條件特殊,高山處處,薄霧瀰漫,玉露凝結,茶樹飽受滋潤,歲產之嫩葉是製茶的上上之材,茶葉風味獨特,享譽全省,茶湯味濃甘醇,香氣芬芳四溢,飲後口頰留香,深受消費者喜愛。為提升茶葉品質,辦理共同運銷,民國七十二年,成立東城村(武荖坑)茶葉產銷班,製茶技術,茶品評鑑,本村茶農表現讓人刮目相看,曾榮獲台灣省八十四年製茶技術競賽特等獎、頭獎等,宜蘭縣各項茶葉品質評鑑,製茶競賽,特等獎等、頭等獎…..等,成績斐然,深受大家肯定與讚揚。
飲茶之道:
一飲滌皆寐 情思爽朗滿天地
在飲清我神 忽如飛雨酒清塵
三飲便得到 何煩苦心破煩惱
泡茶方法:
1. 以熱水淨壺,並提昇湖的溫度。
2. 以茶荷盛茶,輕撥入壺。
3. 直接將熱水到入壺中,隨及覆蓋(3-5分鐘)。
4. 分杯時先到在聞香杯中,並須來回到傾倒,使各杯的茶湯濃淡相同。
5. 以聞香杯,品嗅茶湯香氣。
6. 將聞香杯及空的飲用杯,奉予來客。
7. 將茶湯倒入飲用杯中,品啜茶湯。
8. 茶過三巡,茶味以盡,以茶匙掏出查渣。
9. 泡茶結束後,將茶具以清水洗淨歸位,以便下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