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荖坑-風華再現(1940~2005)
因時代的變遷,使物種因而變少
動 物
抓魚的方式:早期的先賢,來武荖坑開墾時當地原住名以網子捕魚,有時還會時常漏網,而先賢卻非常聰明只用了兩根竹子,就可以抓魚了,右手將竹子從右邊趕到左邊,再用左邊的竹子趕到右邊,慢慢的縮小範圍,將魚趕到兩隻腳的夾腳間,此時就可抓魚了。
俗稱桀魚,日據時代每年春天都會釋放魚卵(從外地引來)。香魚卵箱係一木造,內分四層結構,隔層間鑽有自小而大之小洞,一方面讓香魚苗到一定大小方游出,一方面也是保護魚苗。卵放置再第一格,底部鋪「山棕」,孵化後依序游出。全溪皆見蹤影,但主要生活水域集中在坑口在鯉魚窟間。7月份時的香魚,寬約二指長有十數公分,全年都可捕捉,但禁止涸水、毒魚,舉凡用釣、手網、誘抓皆可。誘抓時,雙手取約四尺長竹竿,看到香魚後搖晃竹竿,香魚會在竹竿控制區內打轉,最後用手即可抓到,故香魚並聰明,反而是憨魚。
習性:春蟳冬毛蟹,冬至前會下海交配產卵,隔年春天又溯溪而上,約小指甲般大小,緊接而行如行軍般,並發出嘶!嘶響聲,畏為壯觀,不知情的人以為活見鬼。秋末冬初是豪雨記,水濁量大,此時毛蟹特別多。
早期捕毛蟹法:
1.溫窟釣毛蟹:將細長竹籤一端綁住長線,挖蚯蚓用竹籤貫穿,多條貫穿如長條狀後,捲成圓形。外部包覆麻線,麻線於球狀外表刷出長鬚,再以釣具蚯蚓為餌,而下端綁石頭,垂放於溫窟內,除毛蟹外連「鱸鰻」、「石鮫仔」也都上鉤,一會兒功夫,及滿載而歸。
2.當金豐萬圳水源閘門關閉時,沿金豐萬圳圳底俯拾即得,或於夜晚以電石火照明,取之容易。
3.平常水溝發現洞時,以牛筋草尾端打圓結或綁住蚯蚓,左手掌置於洞口上方,右手以牛筋草誘引毛蟹覓食,待誘出洞後,左手迅速壓下,這一隻就跑不掉了。
4.利用魚籪進得來出不去的構造,內部放敲碎的蝸牛誘食,此法現在仍使用中,大皆放置於深水或水流湍急處。
習性:俗稱石鰨仔,武荖坑全溪皆見蹤影,以坑口以上水域較多,但集中於上游如雙溪嘴、小東坑之塭窟,生人靠近約三十公尺,整群游開滿是水影,深底有一吸盤,於湍急處石頭上,高牆上都可見溯水的動作。
習性:性喜乾淨水質,生活與和尚魚類似,頭較和尚魚大,顏色較花,游水速度比和尚魚快,更怕生人,不像其他魚種可於塭窟發現蹤影,溪底、沙中、石頭縫間為藏身處所。
迴游性魚類,溯溪時段同毛蟹,先民大皆以涸水法,末端排水置魚籪抓取。
型態:背鰭VI-I , 9;臀鰭I , 8;胸鰭19~21;縱列鱗29~32;橫列鱗9~11;背鰭前鱗16~22。體延長,前部圓筒形,後部側扁。背緣線略較腹緣隆出。頭部略尖而前部縱扁。吻前端尖。眼中大,上側位,眼間隔平坦而略窄小。口大而斜裂,下頜明顯前突。上頜骨末端可達眼中部的下方。唇厚。舌前端呈分叉狀。峽部寬大。體被有略大的櫛鱗,背前區的鱗片約可延伸至眼背側後緣,胸、腹部被圓鱗。第一背鰭以第2、3鰭棘最長;第二背鰭稍低於第一背鰭。胸鰭寬大,呈長圓形。腹鰭為一長圓形的吸盤,其長度小於胸鰭長。尾鰭呈長圓形。
棲所:屬於暖水域的底層魚類,喜好棲息在沿岸、內灣或河口域的沙泥底質的棲所。較不偏好游動,多停棲在沙泥表面上。肉食性魚種,大多以小型魚類、甲殼類及無脊椎動物等為食。
型態:鯝魚主要分佈於山間水溫低於二十度的河川上游,對水質要求頗高。鯝魚身長大約十五至二十五公分,魚身下半部銀白色,主要以水底的藻類及水生昆蟲為主食。鯝魚具有強勁的拉力,需非常乾淨的環境、水質清澈才能生存,為魚類中的嬌客。通常養成至上市體型需要一年的時間,最快也要10個月。
俗稱苦花,上游較多,當塭窟水表多蚊蟲時,苦花會跳出水面覓食,平常垂釣須擇晨昏。
型態:體長橢圓形,側扁而高。背面狹窄,淺弧形隆起;腹面圓鈍。眼小,前位。吻短,唇厚;下頜稍突出;上頜延伸至眼中央下方。前鰓蓋骨鋸齒狀;鰓蓋骨後緣具一至二棘。上下頜具帶狀細齒,外列齒擴大;鋤骨及腭骨均無齒。體被櫛鱗,排列整齊;頭亦被鱗,但上下頜及眼前無鱗。背鰭及臀鰭基底上具鱗;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側線鱗數42-44。背鰭硬軟鰭條間無深刻;背鰭與臀鰭最末之軟條不延長而較前方鰭條長;背鰭硬棘XII(七),軟條15-16;臀鰭硬棘III,軟條11-12;背鰭與臀鰭軟條部圓形;胸鰭短於頭長;腹鰭具腋鱗;尾鰭圓形。體呈灰褐色至黑褐色,背側較深,腹部較淡。除胸鰭灰白色外,其餘各鰭皆為黑褐色。本屬全世界僅一屬一種。
棲所:屬於溫暖水域洄游肉食性魚類。喜歡混濁水域及陰天氣候,也常隨浮木、海藻游至岸邊甚至進入河口區。若周遭環境如海流、天氣情況良好,在同地點可待上數週。幼魚有擬態習性,狀似枯葉,隨海流漂向岸邊。以底棲甲殼類及小魚為食。
黑鳍鳈細鱗,圓身、性喜生活於大石鼓之湍急處,肉質非常鮮美。
習性:5~8月為產卵期,產卵期雄性頭部長出追星,體側出現所謂婚姻色之紅、青、黑三種顏色橫紋。生活於湖沼河川中下游,以附著藻類及水生陸生昆蟲為食之雜食性小型溪魚,一般體型12~18公分。
中.下游及至各灌溉水溝 。
形態特徵
為中、大型毒蛇,最大全長約150公分。體型粗胖,頭部呈明顯的三角形,與頸部明顯區分,吻端向上翹起,是最大的特徵,眼、鼻間有頰窩,尾巴短小,全身鱗片粗糙有稜脊,頭背部黑褐色,身體為淡褐色,背部由頸至尾有黃褐色黑邊之菱型班,黑邊在體兩側形成褐色三角斑,左右對稱而成沙漏狀,腹部為黃白色。是台灣體型最大、最危險之蛇類之一,可使人在二小時內死亡,致死率佔第一位。
生態習性
百步蛇為短胖型的身材,可長到非常胖,身體卻不會太長,身上美麗的花紋是排灣族常用的圖騰。百步蛇喜歡在森林底層的枯葉中捲曲不動,其身體的顏色正好與枯葉相似而成保護色,採取靜候的策略來獵捕老鼠、蜥蜴、鳥類。受到侵擾時立即將頭部昂起呈警戒姿態,亦有微發出斯斯警戒聲及尾巴搖擺不停,但不隨意攻擊。
百步蛇之名而來,也就是相傳被牠咬了之後,走不到百步必定毒性蔓延全身;這麼毒的大蟲,卻是排灣族的守護者,這個民族重要的雕刻品,都以百步蛇為圖騰。
雖然有時也會在日間活動,但還是主要在晚上活動。喜歡弱光,為晨昏性蛇類。平時盤曲呈圓形,頭枕於中央,吻尖朝上。晚上遇明火時可能會有撲火行為。
特徵介紹:
頭部不成三角形,全身黑白橫條紋,鱗片平滑有光澤。口內有一對大溝牙、二對小溝牙。
特徵介紹:
中型毒蛇,有頰窩,頸細,頭部碩大且呈明顯的三角型,體背為黃褐色或棕褐色,並有一系列不規則形的黑色斑塊,狀似龜殼花紋因而得名。背鱗為26一27縱列。
特徵介紹:
中大型毒蛇,體色為黃褐色至深灰黑色,頭部為橢圖形,當其興奮或發怒時,頭會昂起且頸部擴張呈扁平狀,狀似飯匙。又因其頸部擴張時,背部會呈現一對美麗的黑白斑,看似眼鏡狀花紋,故名眼鏡蛇。背鱗列數為21縱列。
生態:赤尾青竹絲是臺灣地區最常見,數量最多的毒蛇,又稱為赤尾鮐。中小型蛇,屬於蝮蛇科的毒蛇。頭部為典型三角形,其上密佈著細小之圓鱗,在野外很容易認出。全身為草綠色、翠綠色或深綠色,尾巴末端為磚紅色或暗紅色。雌蛇在腹側有白色或黃白色的細縱線,雄蛇除了此一白色的細縱線外,在其下緣另有一條磚紅色的細線相接鄰著。在鼻孔與眼睛之間有一明顯的頰窩,可感覺熱以確定攻擊對象。尾部短小,可纏繞在其他物體上。
水獺
←水獺皮(1936捕獲最後一隻水獺)
以魚蟹為主食.獵人將陷阱放於有水獺糞便的石頭上 。
畚箕湖人民簡金龍先生.扔保持一張上祖遺留之水獺皮 。
山豬、獼猴、白鼻心、山羌、飛鼠、水鹿之數量皆多。尤以秋冬時節,候鳥飛入武荖坑亦多,以雁鴨科、鷺鶿為主,耆老謂:鷺鶿好吃尾後臭。
(無尾港文教促進會 理事:李龍聰 提供)
廣泛分布於歐洲南部、非洲、馬拉加西,東至中國大陸、台灣和日本,南達澳洲;除了在歐洲為夏候鳥,冬季南遷至非洲以外,其餘大抵為留鳥。
在台灣普遍分布於平台、丘陵或低山丘,大都見於西部,在東部較少見其蹤影。活動於海灘、河川、湖泊、溪澗、沼澤或池塘等覓食魚蝦。白鷺巢,通常均粗拙簡單,以竹、樹枝為材,雌雄共同築巢、孵卵及育雛。小白鷺,嘴和腳黑色,腳趾為綠黃色;老鳥腳趾則帶暗紅色;為在野外之辨識特徵。
五色鳥,是種羽色以綠色為主,雜有黃、紅、藍和黑等色的美麗鳥類。為台灣特有亞種,且是台灣普遍的留鳥。近似亞種分布於兩廣、海南島、安南、寮、馬來和蘇門答臘等地方的山地。
在台灣分布於低海拔山區叢林裡,鳴聲「咯咯咯…」,連續而宏亮,重覆不斷,好似敲木魚的聲音。飛行距離不遠,不能持久;單獨或成群在樹上活動。因全身呈保護色,故不易發現。
以果實、漿果為主食,常以榕果實為食,亦食昆蟲。營巢於高木樹幹,以其強而有力的啄成圓形的出入口,巢築於其內。
(無尾港文教促進會 理事:李龍聰 提供)
219公分,大型之鶯類,上身土褐色,下身灰白色,有眉線。
喜好在水域邊緣之矮樹、灌叢內鑽動覓食,常隱身其中,不易看清,叫聲為響亮連續之「給-給-噓、嘎-嘎-嘎」。
春季過境季節較易見,水庫、農地、池塘或無人離島皆有可能發現。
目名:雁形目 (Anseriformes) 科名:雁鴨科 (Anatidae)
學名:Anas crecca
英文名:Teal
形態:嘴、腳黑色。雄鳥頭至頸部栗褐色;眼周圍暗綠色,延伸至後頭側,外緣有淡色細邊。背部灰色,有暗色細紋。體側有一白色線斑甚為醒目。飛行時,翼鏡綠色,上下緣白色,而上緣略寬。雌鳥全身暗褐色,羽緣淡色。過眼線黑色。
生態:出現於河口、沙洲、湖泊、沼澤及內陸溪流地帶。飛行時,振翅速度較其他鴨種快。
(無尾港文教促進會 理事:李龍聰 提供)
互利共生關係:牛背鷺+黃牛/水牛
牛背鷺 (Bubulcus ibis) 棲息於池塘、水庫、稻田及沼澤濕地,通常成對或以3—7隻小群在田地、草地上活動覓食,常跟隨在犁田的牛後面,捕食翻耕出來的昆蟲,也常停棲牛背上啄吃蜱蟎等寄生蟲。而牛隻因牛背鷺的存在得以減少其身上的寄生蟲。
山娘,羽深藍,尾羽先端呈白色,喙、腳為紅色,為很美麗的鳥兒,連雅堂撰台灣通史(1918)作長尾山娘,記述云:「俗稱長尾山娘,翠翼朱喙,光彩照人。」
好群棲群飛,常見3~5隻成縱陣在低山區樹林上空直線飛翔,或在山坡向山谷滑翔,構成美麗的隊伍,故在鄉野有稱之為長尾陣。
山娘,為台灣特有種。同屬鳥類分布於喜馬拉雅、西藏、中國大陸中南部、錫蘭、海南島、中南半島等地方,但較之這些大陸種,台灣的山娘羽色特別深濃。棲息於低海拔山地,性喧噪兇悍,為雜食性,捕食小型鳥、雛鳥、野鼠、蜥蜴或大型昆蟲等,木瓜等水果最為其所喜愛。
(無尾港文教促進會 理事:李龍聰 提供)
雌、雄鳥的臉、腹部都是白色的,喉嚨到上腹部為黑色,頭頂到背部及腳也是黑色,但是雌鳥在冬天頭頂至背部為灰色,所以要由外觀分辨雌雄鳥,只好等冬天。於飛行時常發出清脆的「唧唧」聲或急促的「唧唧唧」,停下來散步或覓食時倒是很少發出聲音。通常出現在平地至低海拔水域地帶(如農、耕地、河床、池塘、堤岸)或住家附近,不停的走動;停下來時,不停地上下擺動尾巴。飛行時呈大波浪形,而且邊飛邊叫。以昆蟲為食。平常於水邊的礫石地啄食昆蟲,若有昆蟲飛過,會飛起獵食。早期臺灣農村仰賴牛隻,故路上常常可見牛糞,又可見白面白鶺鴒在牛糞周圍跳來跳去,以捕食被牛糞吸引過來的昆蟲,所以又稱為「牛屎鳥」。
白頭翁在台灣西部平原至低海拔山區,是最常見的鳥種之一,牠們多半棲息在市區公園、庭院、以及鄉間的樹林、農田、開墾地等環境中。白頭翁的族群數量很多,連在人口稠密的都會區,也常可在行道樹上發現牠們的蹤跡。
除了夏天的繁殖期之外,白頭翁都是三五成群地活動,牠們跟麻雀一樣,也是生來就非常活潑好動,整天在枝頭間跳來跳去的,彷彿體內有著無限的精力一般。白頭翁的叫聲也是非常的清脆嘹亮,別看牠小小的身子,一但放開喉嚨唱將起來,可是會讓躲在被窩裡貪眠的人們大嘆擾人清夢呢!
白頭翁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果實、種子和昆蟲。尤其像是皮薄、味美又多汁的紅柿、木瓜、蕃石榴等水果,更是牠們菜單上的佳餚,因此當這些水果將要收成的時候,往往會遭到白頭翁們的啄食。看看這隻白頭翁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怪不得許多果農們要對他們深惡痛絕了!
(無尾港文教促進會 理事:李龍聰 提供)
夜鷺是台灣普遍的留鳥(或過境鳥),也廣泛分布於歐、亞、非三大洲 。夜鷺顧名思義是晝伏夜出的夜行性水鳥。除了繁殖期以外,白天大抵休憩於密林裡或白鷺鷥穴,夜間飛往水田、河邊、溪畔或養魚池等地捕食魚類、貝類、青蛙或昆蟲等。
待黃昏白鷺鷥成群回巢時,牠們便離開棲息地,覓食至破曉。在飛翔時,會發出「刮-刮-刮-」的粗啞鳴聲。飛行時緩緩鼓翼,以滑翔的方式降落。在地上活動時,屈曲成為S型的頸部,粗而短,若發現食物則快速
伸出啄食。
在白鷺鷥穴裡通常和小白鷺、牛背鷺集體營巢,以樹枝、竹枝、乾草等為主材,築成粗拙的盤形巢。而繁殖期的夜鷺,腳部會略帶紅色。
學名:Hirundo rustica 科名:燕科
形態:體長17公分,背面黑色而有藍色光澤,額紅褐色,尾羽分叉甚深;喉紅褐色,上胸有黑色橫帶,胸以下白色或黃白色,尾羽下面有半月形白斑。飛行時,腋下覆羽黃白色。
生態:通常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之空中或電線上。春、秋兩季大量出現,少部份為留鳥。於台北淡水、新竹香山有集體繁殖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