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之美
釉色幻變之美

蔡曉芳老師喜歡宋瓷的溫潤內斂

  曉芳窯的展示間就像是小型的故宮博物院,可以盡覽中國歷代精美、細緻的陶瓷,在蔡曉芳老師親自的到覽解說中,我們更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器物本身散發出的質地和釉彩。

  白瓷的釉藥成分有一點點氧化鐵,看起來雖然有一點單調,但是可進一步做雕刻、浮雕、裝飾。白釉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朝的北齊,到了唐代,白瓷已有「類銀似雪」的讚譽,從宋代以後,一直到元、明、清三代不斷承續著前代的基礎,逐漸開創出不同的釉色和裝飾方法。

白瓷

  在潔白如玉,光可鑑人的白瓷上,使用低溫釉彩描繪,以800度的溫度烘烤,釉彩便附著其上,色彩絢麗,突起如豆,俗稱「豆彩」,屬於釉上彩。

釉上彩


釉裡紅
  屬釉下彩繪瓷之一的釉裡紅,為元代景德鎮所創燒,一直到清代雍正、乾隆年間達到高峰。其製法是以銅紅料在瓷胎上彩繪,然後罩上透明釉於還原氣氛中以高溫一次燒成。釉裡紅呈色燒成工藝難度極高,隨著銅紅料濃度、燒窯溫度、氣氛與時間上的種種變化,銅極易揮發而使紅彩不能顯現,或釉面發濛,或彩色發暗。


青花釉裡紅
  青花,緣起唐代,盛於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屬釉下彩繪瓷的一種,其製法是在做好成器的素坯上,以氧化鈷為色料,繪出各種裝飾花紋,然後外施一層石英質的透明釉,再以高溫還原焰一次燒製而成。

  青花釉裡紅於元代所創燒的青花釉裡紅是青花瓷中的重要品項,屬釉下彩繪瓷的一種。其製法是以鈷料及銅紅料在瓷胎上彩繪,再罩以澄澈釉汁,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

  今天可真是豐盛的藝術饗宴,最後我們很好奇的問蔡老師,目前北投貴子坑已經禁止開採瓷土,那麼曉芳窯的瓷土來源是什麼呢?蔡老師微笑著說其實曉芳窯這些年來都是使用各種來自不同地方的土,其中以日本進口的土居多,只是蔡老師也希望政府可以接受陶藝家的專案申請,有限度開採北投瓷土,這樣燒出來的作品才會具有地方特色。

參考資料:曉芳窯陶瓷講義
圖片來源:北投咕嚕燒小組拍攝於曉芳窯〈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