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芳老師非常親切的為我們介紹了陶瓷的基本知識,首先說明影響陶瓷外觀的主要元素有胎體的成份、釉料和燒成的條件。
從胎體來說,陶和瓷的區別是:陶-原料是陶土,是由低溫燒成,質地鬆脆,有毛細孔。瓷-原料是瓷土,是由高溫燒成,密緻、堅實、不滲水、有所謂的“瓷化”現象,如右圖。 |
瓷
|
釉藥是附著於胎體表面的玻璃質層,使表面光潔,易於洗滌,防止滲水和透氣,不易受化學物質侵蝕,並增加器物的美感。顏色釉是含有金屬氧化物的釉料,在燒成後始器物呈現某種色澤與質地,就燒成溫度分為高溫色釉(如右圖)和低溫色釉。低溫色釉的作品表面平整光滑,硬度較低化學穩定性差,胎釉結合不甚牢固,然而成色均勻穩定,較容易掌握(曉芳窯無)。高溫色釉的作品表面堅硬,化學穩定性佳,胎釉結合牢固,無鉛毒。 |
高溫色釉 |
燒成條件會決定胎與釉在窯內所產生的化學變化,其主要條件有燒成溫度、燒造氣氛(氧化氣氛或還原氣氛),其他條件還有作品放置的窯位,燒窯操作方法,升溫及冷卻速度,甚至氣候皆可能影響呈色,特別是某些高溫釉作品。
我們接著請教蔡老師 一件陶瓷作品從構思到成品,中間有哪些製程?蔡老師說陶藝的發展已歷經了數千年,在製作技術上各有多元的應用,但基本的過程,不外乎練土、塑形、素燒、上釉及釉燒等步驟。練土是塑形之前的基礎工作,為了確保陶土的柔軟適中,以及多種土質的混合均勻,必須先將陶土和上是當的水,然後認真地搓揉,直到土質勻稱為止,這個步驟即是練土。素燒是使胚土經過高熱硬化的處理,然後才能真正固定成形,否則無法進行下一步驟的處理。接下來只要上釉,再經過釉燒就是美麗的作品了。
根據不同的需求,陶瓷的製造流程可以分為下列幾種:
1. |
做土--練土--手拉坏--素燒--施釉--修底--本燒--磨底一檢--釉上彩--釉上燒--二檢--完成。 |
2. |
做土--練土--注漿--修坏--素燒--磨坏--釉下彩--施釉--修底--本燒--磨底一檢--釉上彩--釉上燒--二檢--完成。 |
3. |
做土--練土--機器成形--修坏--雕刻--素燒--施釉--修底--本燒--磨底一檢--二檢--完成。 |
我們還很好奇的是,目前北投貴子坑已經禁止開採瓷土,那麼曉芳窯的瓷土來源是什麼呢?蔡老師微笑著說其實曉芳窯這些年來都是使用進口的高嶺土,只是蔡老師也希望政府可以接受陶藝家的專案申請,有限度開放開採北投瓷土,這樣燒出來的作品才會具有地方特色。
參考資料:曉芳窯陶瓷講義
圖片來源:北投咕嚕燒小組拍攝於曉芳窯〈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