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入門觀念篇

--從山野生活到上山前的準備

文/陳永龍

台灣多山,四面環海;但台灣自小的國民教育與生活教育,除了原住民之外,可說完全沒有跟「山/海」有關的教育!只是,大海不容易接近,除了游泳與潛水之外,我們往往只能在海邊或是船上,隔著距離來認識海洋。但山卻不同,只要我們有充分的知識,敬畏自然,我們是有條件走向山,並在山中生活的!千百年的原住民部落,即是用著這樣特殊的生態智慧與土地倫理,而能快樂地活在大自然裡,享受自然的美。

因此,本文希望能藉著淺介登山入門的一些觀念,讓有興趣從事戶外活動者,特別是登山與自然體驗的愛好者,可以有山野活動的基本常識與求生觀念,提升登山安全。去除登山所需的更多知識與技能,本文希望能夠帶大家從日常生活的衣、行、食、住的思考中,去具備在山野生活最基本的觀念與能力。

一、山野生活與野外求生

   

山是大地的巨人,水是自然的雕手。自由自在賞玩山光水色,固然是我們的想望,但出外終究不比在家,總是有很多不方便之處,更何況是在渺無人跡的荒郊野外!有哪些事情是我們在家從不在意,而在登山的日子裡,卻必須妥善應付的呢?遇到身體上的不適,要如何處理呢?當食、衣、住、行樣樣都必須靠自己來,卻沒把爸媽帶上山,你該怎麼辦呢?行經斷崖與激流,或是遇到大自然的變臉,你將如何平安渡過呢?

 

    凡此種種,都是想要徜徉在大自然裡的我們,必須要經常思考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先要有基本的山野生活與求生概念,由食、衣、住、行等山野生活開始,對登山活動有基本認識,增加登山興趣;然後才需要繼續研修和登山有關的各種基本技能,提升愛山者野外活動的安全。希望這樣的知識積累,可以讓登山真正變成一種全民運動,使愛好大自然的人們,都可以快快樂樂地出門,平平安安地下山!

 

◎登山不同於都市生活

    一般人選擇山野生活的方式,並不像登山客或原住民,因此多選擇住在旅館內,開車就可以到的地方,看看山路旁邊的風景而已。於是一遇到沒有馬路(甚至沒有步道),或沒有房子的地方,就手足無措了;因為山林裡的一切,都是他所陌生的,連怎麼生存下去,都不知道,更遑論生活!但山野生活其實不應只是如此;而想要真正體驗山的美麗,就得親自登山。

 

只不過,登山終究是件辛苦的事。因為它不是養尊處優的生活,甚至不只是坐車去露一露營而已;不管你是王公貴族或市井小民都一樣,就算是家才萬貫,想要到山中極為優美的地方,也多半只能透過自己的雙腳!不靠自己雙腳行走,總難以真正體會自然之浩瀚;不曾宿營在山巔水湄間,又怎能領悟得到生態萬物的豐富與造化動人呢?

 

因此,只要你靠自己雙腳上山,一些不管你所參加的隊伍是活動隊、勘察隊或是訓練隊伍,體能的消耗必定遠大於平日作在辦公室內或家中。再加上天氣的變化或地形崎嶇,也可能會對登山者發生直接而重大的影響;我們應該視各種別於平地的情況為理所當然。另外,登山活動是團體活動的行為,事事最好都該聽從領隊的指揮,所以並不能我行我素,而應放下身段,發揮互助合群的精神。

 

◎解決民生問題最重要

    那麼,如果你想悠遊山林並享有充分的自在,應該如何呢?山居歲月必然先要解決民生問題。吃得飽、穿得暖、住得舒適睡得好、以及有體力行萬里路,自然有精力與閒適去育樂,欣賞大自然或記錄所見所聞。所以,登山首要在民生!

 

但山中的食、衣、住、行卻不像山下唾手可得,它包括許多生活常識、專業知識與應變措施,因此「山野生活」是登山最基本的入門課。初學者應先瞭解它和日常生活的差異,以及所須的裝備、知識與技能,調整心態與平日習慣,才能化苦行為甘泉。才能在得以生活與生存的前提下,體驗山的種種。

 

    當然,既然是登山,你就得先要能「走」出戶外,具備登山的基本體能與精神;然後才能行有餘力,則以為文,或用其他形式記錄山之美。也由於絕大多數的人都不具備獨攀能力,因此組隊並做好分工合作,分擔重量與風險,相互扶助,遂成了山旅生活中重要的事。儘管如此,任何人還是都得先要能使自己活得好好的,才可能享受大自然的盛宴;每個人都應具備山野知識,才不至於成為隊友們的負擔。

 

◎好好活著不容易

    大自然處處充滿危險,它經常源自於人們對地形、海拔、天候變化與生態的無知,以及缺乏基本求生能力。正因如此,許多原住民族的地名,遂都和生態知識有關。例如,魯凱族好茶部落就有老地名意思是「英雄也會掉眼淚」的地方,原來是陡峭的斷崖,不管打獵或背著農作物經過,都非常辛苦。原住民因為對大自然的知識與態度,讓他們可以真正作為「山的子民」與大自然的守護者,可以悠遊山林間。

 

但對於在平地甚至都市中長大的人來說呢,山上的一切都是陌生而無知的,所以往往也對上山這件事,既嚮往、又恐懼。事實上,只有對不熟悉山的人而言,大自然才充滿危險;或者說,無知與自大才導致危險。因此,如果你將是打死不悔的愛山者,就請先對大自然懷著謙卑的精神,學習原住民「敬畏天地、順應自然」的態度,然後試著學習一些基本求生法則,再去講求物質性的生活品質。

 

    在山野中的求生法則,事實上因臨場狀況而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原則是:先渡過此時此刻的危機再說。換句話說,一定要能先求自保,才能夠進一步去救人或等待他人援救;而且應該要先作最壞的打算,即如果沒有外援,最終還是得自救的狀況,我們該怎麼辦?一般而言,一個人的野外求生與應變的基本思路大致如下:

 

(1) 先不要慌,回想一下可不可能回到上一個安全的處境。(安定心理)

(2) 把握第一時間,判斷狀況並處置。例如,受傷、迷路或溼身等等?(狀況處理)

(3) 怎樣活過第一天?衣、住的舒適與安全比食物重要!(保暖、緊急避難、生火)

(4) 怎樣活過三、五天?水比維生素比吃飽的食物重要!(找水與覓食、求救信號)

(5) 超過三、五天,絕望吧,你可能得自救,得想辦法自己出來!(食衣住行兼備)

 

    這裡,我們已碰觸登山最根本的知識系統,即登山學是包含著裝備、知識技能、與心理裡狀態的綜合性思考。一個人可以用愈少的裝備存活,表示你求生能力愈強!也個人在野外的求生思考,其核心知識技能與求生裝備,重要性大抵包括刀、火源、雨衣、外帳、睡墊、水、鹽、主食....。也就是防濕、防寒以及可以安然過夜,作為求生的第一個生存知識與技能。

 

事實上,求生是需要學習的。我們必須刻意去想像、面對孤獨或絕境,並知曉求生原理的優先順序,使所需裝備由多變少、知識技能由少變多。如此,你我也才能有更多的體力與心境,盡情地去「育樂」。

 

二、登山中的衣著概要

 

   在熟悉了山野生活與求生概念之後;我們將回到山野生活中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開始,以使讀者對登山活動有更多的認識。首先,當你一到山區,還不用說走路,只要衣著不對,可能就先掛了一半;而當你吹風又淋溼受凍,也比飢餓更容易斃命。因此,我們必須由身體的保暖與防溼,即登山衣著開始談起。

 

◎衣取避寒勿輕忽

    冬天到了,天寒地凍,我們知道要添加衣服。但上山呢?即使在夏天,高山上的夜晚也可能降到攝氏零度以下;所以如果連這樣的常識都沒有,貿然上山只會增添危險。許多上山玩耍看風景的人,特別是到中高海拔,往往因不瞭解山區氣候特性,而忽略了禦寒衣物和雨具的重要。殊不知,因下雨淋溼及「風寒效應」所引發的失溫、凍死等狀況[1],是除了溺水、墜崖類的意外事故之外,山難致死的首要殺手!

 

要在山上餓死,至少還得一兩週時間,但若不慎失溫凍死,卻不過只是一兩天的事。由此,也更顯出衣著保暖比熱量來源(食物)更優先;維持基本體溫,是求生之要,馬虎不得。此外,因為體溫降低所引發的身體機能失調,可能也和高山病變有某種程度的關聯性[2],所以更需要注意在山上的保暖工作,做好防濕、防寒的措施。

 

    那麼,登山衣著要注意些什麼?究竟該帶哪些衣物上山?帽子/雨衣/手套/襪子?要帶多少衣服才夠?內衣褲/上衣/登山褲/禦寒衣物(毛衣、羽毛衣、Pile)/風衣等等該如何搭配?什麼時候該穿什麼衣物、怎麼穿?衣服溼了怎麼辦?怎樣尋求保暖之道?這裡構成了登山衣著龐雜而專業的知識系統。不過,也因為登山衣著的原則,坊間的登山書籍已屬詳盡,在此就不多加著墨,僅淺介重要的基本觀念。

 

◎保暖須知防風雨

    人類發明衣服乃為避寒。一般而言,體表面積和身體的散熱有關;天氣冷的時候,我們會自然地蜷縮一團,即是為了減少體熱散失的面積。因此,保暖首先要減少體表曝露面積,並對遮覆處給予足夠的保溫層,維持乾爽。也因人體器官幾乎都在上半身,因而上身和頭部的保暖,比起四肢來得更為重要。其中,頭部的保暖由為重要;佔據了人身體散熱的極大比例,更應注重保暖。

 

同時,防寒除了要懂得保暖外,更得懂得防風和防溼。因為風會帶走體熱,產生風寒效應;而身體只要一溼,就容易起水寒效應。另一方面,登山必然會流汗。為了降低汗水弄溼衣服,以前只能調節行進速度與氣息,來減少瞬間排汗量;目前則有俗稱PP排汗內衣的聚酯纖維布料,來改善此現象,通常愈貼身效果愈好。

 

因此,登山衣著通常包含三層,由內而外分別為排汗層、保暖層、防雨(雪)層,因應天候變化隨時加以調整。排汗層PP的布料比棉布好;而保暖層一般可選擇Pile、毛衣或羽毛衣等等,來增加保暖空氣層厚度;至於最外層則用雨衣或雪衣(Gore-Tex類材質),避免由外而內的溼身。

 

◎知識更勝迷裝備

    這裡要強調的是,身體一但淋溼,往往會使體溫驟降,而頭部散熱佔體表約六分之一;因此「別讓我溼身!別讓我頭痛!」是山旅生活中最重要的保暖常識。換句話說,帽子(或頭巾)相當重要,而雨衣(最好是兩截式)絕對得帶。PP排汗內衣,除了售價稍嫌不合理外,實比棉質內衣更適合穿上山。而若不在雪地,Pile類的聚酯纖維的確是很好的保暖衣物。

 

事實上,這類的聚酯纖維在許多成衣店裡就有,價廉物美,不一定得花幾千元去買Polartec。此外,不少山友迷信Gore-Tex衣服,以為它「保暖擋風透氣又防水」,誠屬另一種誤解。因為Gore-Tex衣服如果保暖,它保暖的原因並非在於Gore-Tex這個材質;而擋風和透氣是相對的,防水跟透氣更是對立的。所以你不可能擋風跟保暖的效果好,同時又透氣。

 

假如是在乾爽的雪地,透氣不透水的特性絕對重要,因為汗排得出來,雪卻進不去。但若在台灣的中級山,下雨時相對溼度與飽和水蒸汽壓,常常高到80 %100%,汗水又怎排得出來?加上若常爬多荊棘的勘查行程,它壽命更短,一但刮壞或縫線貼布膠著老化,甚至可能比雨衣還差。當然,好的Gore-Tex終究比雨衣舒服些,但是否要花那麼多錢只為一點點舒適,因人而異。

 

◎衣著不夠別逞強

    登山不是貴族的專利,所以並非得有昂貴的裝備與衣服不可。但登山有別於山下的衣、食、住、行,因此總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行。許多山難的發生,都是因為知識技能的不足,卻強行上山所致。保暖關係著我們基礎體溫的維持,如果無法保暖,人們將很難在大自然裡頭生活;想想「衣服」為何被發明,總不是沒有道理的吧。

 

如果在山上,萬一天氣驟變,衣服不足以保暖或身體溼了卻沒衣服換,那是件危險的事。比較好的選擇是,如果可能在當日下山的話,就應該設法儘速下山,不要逞強;但也不要為了趕路用跑的,把身體熱量散失殆盡而體力衰竭,那往往可能更加危險。如果來不即下山,可能就得考慮緊急避難,找個避風避雨之處紮營,生一堆火取暖並烤乾衣服,再作打算。

 

    最後要強調的是,登山務得有備無患,注意登山衣著;你必須考慮季節、地區及登山形態等等,來作充要的調整。正常狀況下,即使夏天,到中高海拔山區都切忌穿短褲,才不會滋生不必要的危險。而且,須注意頭部的重點保暖,防風防溼與保暖並重,才能安全、快樂而自在地上山。在此,「願君莫忘帶雨衣,勸君惜取登山時;天冷當衣即須衣,莫待身冷空寒顫。」

 

三、登山中的行止概要

 

    前面提到,一到山區只要衣著不對,可能就先掛了一半;因此我們介紹了身體的保暖與防溼,即登山衣著。現在你穿暖了,可以開始走路了;但你知道登山有特殊的鞋子嗎?你會打好背包,調整重心在背脊,讓它左右平衡而貼身嗎?你懂得走路的方法,知曉調節行進節奏嗎?你會找路、跟路、讀圖定位,知道自己在哪裡嗎?這些和行進有關的種種,有關登山中的行止概要,都是下面要告訴大家的。

 

◎行道山林知調節

    登山是耗費體能的活動。因此在行的方面,若不懂得節省體能,往往一走就累,甚至未走先衰。以前爬山時我們曾戲謔地說:「能躺著的時候絕不坐著,能坐著的時候絕不站著!」「不到最後關頭,背包絕不輕易上肩!」其背後的意含就是省力原則。

 

事實上,走路最重要的是要會調節氣息;只有懂得調節氣息與行進速度,才可能走得輕鬆,安步當車。通常我們會配合行進節奏,把氣吸到腹部,再緩緩呼出;切忌橫衝直撞地亂闖,才不會浪費無謂的體力,流汗過多。

 

    至於走走停停怎麼分配?一般而言,大約走四、五十分鐘,就要休息個十到十五分鐘,補充一些水分或熱量。一個舒服的休息地點,最好是風景好的場所,而且容得下全隊歇息的平坦處;此時若能深呼吸幾口氣,必會讓人倍感舒暢提神,心曠神怡。

 

當然,每次休息不要太久,才不會身體冷了,不慎受涼,或又要重新熱身。行進間的隊伍距離,則不宜分得太散,以免經驗不足的人落單、走丟;因此嚮導一定要是有經驗的人,除了找路以外,更要控制全隊行進速度,讓每一個人可以緊跟著前一個人的腳步,穩定速度地前進。

 

◎穩持重心保平衡

    在裝備方面,和行有關的東西最重要的是鞋子和背包。一般而言,鞋子應該要穿登山鞋,而且一定得合腳才行,否則容易磨出水泡,不良於行;另外也有一些人喜歡穿雨鞋,但除非你已經穿慣了雨鞋,又經常爬泥濘的中級山,否則登山健腳的初學者仍以登山鞋為佳。[3]

 

至於選擇背包,則以貼身舒適為要;通常我們打理背包時,會將重的東西放上層,調整背包重心在背脊,讓它左右平衡而貼身,才能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切記,你得學會別叫背包太沈重,並走出韻律感,有節奏地調整呼吸與行進速度!坊間雖有書籍理論性地說背包有上坡打包與下坡打包兩種,在實際的登山過程中,並不實用;若要下坡時候重心低一些,其實只要肩帶調鬆放長,重心自然就下降些了。

 

    登山爬上爬下時所用的肌肉,和慢跑或走平路不同;因此走路人人會走,山卻非人人會爬。但走路就是走路,並不需要特別去學,只要特別注意身體的重心平衡,以及腳底的觸感問題即可。通常若是背包選購與調整得不差,重心是不會有太大的偏差,我們的身體會自然找尋到平衡的角度。

 

而下坡時,有時為減低重力加速度,可以會用登山杖作緩衝[4];但手杖的使用需要學習,才能找到適切的支點,手杖太長或太短,往往都會更浪費力氣。此外,第一次穿重型登山鞋多半會不太習慣,也需要學習試著去掌握腳底的觸感;當然,除非是冬攀,否則並不需用到重型的登山鞋,輕型的健行登山鞋應該就夠了。

 

◎讀圖定位勤學習

    登山中的行止,除了個人要懂得調節氣息,穩持重心與平衡,並懂得走路的方法之外;團隊中更要有經驗豐富的人,可以精確地判斷地形、讀圖定位,才不會讓全隊置身五里雲裡,甚至走入危險的境地。

 

一般的山徑,有路必有其功能,路越大通常功用愈大,愈常使用;因此跟對路,判知自己的位置與方向,是一個合格嚮導最最基本的技能。只不過,坊間一般人爬山並沒有使用地圖與指北針的習慣,也不具備讀圖定位的能力,只會跟著路標走,這其實是相當危險的事!也無怪乎登山迷途,始終是構成真、假山難的重要因素。

 

    因此,筆者在此要呼籲所有的愛山者,一定得學習地圖判讀,特別是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畢竟,只有具備讀圖定位與找路、跟路的基本能力,時時刻刻知道自己在哪裡,才能調節速度,判斷紮營地點,並且不會因走錯路或找不到路而浪費體能。也才不會走一走之後,突然發現隊伍中又「丟」人啦!

 

當然,讀圖定位與地形判斷,是一專門的學問,限於篇幅,筆者不擬在此詳述,留待日後再專文介紹。但要重複強調的是,讀圖定位是保命的基本技能,必須在平時就勤加練習與實作,才能悠游自在山中行,並能臨危不亂。

 

◎走出去非紙面上的學問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登山中的行行止止,雖是一門學問,但說穿了卻並沒啥特別,即是要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背包和鞋子,行進時懂得調節氣息與呼吸節奏,始能安步當車;並得充實相關的裝備使用知識,以及讀圖定位等等技能作輔助,才能走得輕鬆,走得自在。

 

至於遇到困難地形要如何渡過,例如必須要過溪,或是某些路段已經崩坍了,你會基本的確保或繞行而過嗎?甚至在山林探勘中,就是沒有路跡,你如何自己開路並且不失去方向呢?這些都是進階的山中「行」的知識,紙面上並不容易教習,這裡亦不多加著墨;但相信只要你用心學習體會,多跟有經驗的人上山,自然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變成自己的基本技能。

 

    最後要強調的是,登山通常是團體活動,因此團隊的協調與搭配良好與否,常會影響山旅的行止。例如重量的分擔,隊伍速度與距離的掌控,需要作確保時的協力互助等等,都關係著隊伍的安全與舒適度。因此,要想快樂自在地山中行,領隊經驗與團隊默契相當重要,可不能不慎選隊伍唷!在此,願所有的愛山者,都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下山。

 

四、登山糧食基本觀念

 

    俗語說:「吃飯皇帝大。」民以食為天,每個人日常生活的民生問題,總少不了吃;登山也是這樣。吃是人類基本營養與熱量的來源,有了食物,我們才能維生、存活;不管你多強壯,餓久了總沒力氣,因此凡事吃飽再說。但在山上,吃些什麼好呢?要帶多少食物呢?登山糧食和平常吃的有些麼不同?這些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以下就由維繫生命的吃開始,先簡述水和維他命的重要,再綱要地提示登山糧食的基本觀念;希望能讓大家在掌握要領之後,在山上一樣能吃出健康,吃得美味。

 

◎水和維他命最重要

    水是生命的源泉。從生命維繫的角度思考飲食,就會知曉「水比維他命重要;維他命比吃飽的食物重要!」一般而言,一個人只要有水,生命通常至少多可以維持三、五天以上;而如果還有維生素,就不至因生理機能失調而引發病變,通常能支撐五至十四天左右而不會死亡。

 

因此,找到充足的水源,並攜帶一小瓶綜合維他命或吃蔬果,是維生要務,它往往比飽食一頓更重要。此外,登山通常會大量流汗,電解質流失快,最好補充一點鹽分;目前坊間已買得到進口的舒維質發泡錠,這類電解質補充片泡水之後,喝起來味道很像舒跑,是登山時不錯的奢侈品。

 

    至於水分的補充,除了自己隨身要喝帶上山的之外,多日的山旅,水都是取之於山林。山上的水源種類,通常就不會是自來水,而是溪水、湖泊、水池、雨水、露水等等,因此找水與水質判斷遂成為另一門學問。但對初學者而言,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喝水,喝水的方式該淺嘗亦或暢快痛飲,可能更為重要;暴飲通常不會是好的方式。

 

此外,走累休息時喝的行進水,有時也會沖泡酸梅、檸檬紅茶粉、運動飲料粉等添加物,以增加美味爽喉之口感。而在非常時期的缺水狀況下,除了提昇找水技能外,更應留意喝水道德,考慮全隊的用水,必要時予以管制。而是否缺水,又和行程安排、所要去之地的資訊蒐集與判斷、以及裝備檢整等等有關;除非原本豐沛水源處突然乾凅,不然水源的攜帶與管制,應該都是隊伍中一開始就要預料得到的。

 

◎登山者永不言飽

    所以,探討登山糧食,行程是影響「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例如一天的小山,通常我們不炊煮,只帶些個人喜好的食物即可。有人喜歡麵包蛋糕,有人喜歡壽司,只要能飽,想帶什麼就帶什麼,重量也不太是負擔。通常在山上吃水果,或是泡泡茶或咖啡,就是相當舒服的享受呢!

 

但是隔夜的登山活動就不同了。晚餐是主要的正餐,通常我們不太習慣吃乾糧或甜的食物,因此需要炊煮;爐子、鍋子、餐具於是成了必要裝備,登山糧食也跟著成為一門學問。此外,天數長食物就多,重量就重,必然增加負擔;行程愈趕,就愈沒有時間炊煮;而水源穩定與否,也影響菜單。因此到底要吃什麼,受行程限制頗大。

 

    重量則是另一個重要的因素;能兼具輕巧、美味、營養與熱量高的,一定是好的登山糧食。一般我們多把食物分為主食與副食兩大類。主食是人體熱量與體力補充的主要來源,也是登山糧食中最重要的部份,通常是澱粉類的食品;而副食即各種菜餚配料,通常是要美味可口,並作為營養與熱量的補充。所以不論葷食或素食,注意是否美味可口、營養均衡,注意維生素、纖維素和蛋白質等是否兼備,都是副食的考量原則!

 

在山上的吃,如果要有持續性的體力,吃飽很重要;因此如果不是要在山上一星期以上,只要主食足夠,營養縱使不夠均衡通常也無大礙,下山後大概就補回來了。爬山的主食通常包括米飯、稀飯、拉麵、泡麵、餅乾、麵包或麥片等等碳水化合物。因此上山後請先忘記愛吃與不愛吃,只先管能吃與不能吃;畢竟登山者永不言飽!只要你吃得飽,自然有體力,一切就好說。所以,好吃與不好吃,就成了登山過程中是否能有效攝取這些能量的重要關鍵。

 

    但也有不少探討登山糧食的文章,為了控制重量,經常落入食物熱量和營養學的計算,甚至援引國外登山糧食做為建議,其實是一種迷失。因為飲食是一種文化,歐美習慣吃麵包等麥食,而東方人卻用米飯作主食,這是千百年來難變的慣習。因此食物的選擇,應以「美味而能入口」為前提。否則,即使麥片熱量再高,一但難以入口,就等於是一無可取,而不如一碗泡麵!

 

所以,如果自己有特別的飲食習慣,應該在山下開菜單前就要反應意見,才不會上山後食不下嚥,最後愈走愈衰,拖累隊友。當然,不得已時你還是得努力吞下去,才能維持充足的體能。不論是個人菜單或團體菜單,如何注重先能入口,並有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熱量,都是登山糧食所不能忽視的重點。

 

另外,也有些登山者會援引國外經驗,強調個人炊煮的重要。固然,就個人登山技能而言,這是必要的;但對團體登山而言,就不是非得這樣不可。一個隊伍出去每個人都有自己喜好的食物和爐具、炊局;其實是既不經濟又不實惠的方式,在重量及其他方面也都更浪費。除非,你是和一個陌生的團體出去,才需要如此以求自保。

 

◎行進糧與預備糧

    多日的登山活動,背大背包爬上爬下,體力喪失很快;因此登山的體能消耗,遠大於平日的生活。平常吃一餐的熱量,在山旅時不一定夠,往往背重裝走一兩個鐘頭肚子就餓了。此時,我們最好吃些行進糧,作為即時的熱量補充;或者會在休息時吃些餅乾。行進糧最好是能邊走邊吃又高熱量的,例如巧克力、糖果、肉乾等等。

 

當然,若為了入口容易與否考量,餅乾有時就太乾了;八寶粥雖然重了些,卻是休息時不錯的食物。此外,每次的山旅都應該視行程狀況,多估個一餐或一天的預備糧,以備不時之需。由此,你應該稍可掌握登山糧食的重點了。即配合行程需要,考慮重量、營養、熱量與口味,以及調理是否容易等等;同時,要帶些行進糧,帶點預備糧。

 

   至於要帶些什麼,帶多少,因為每個人口味及食量差異大,很難一概而論,這裡就不多加著墨。須知道,估算重量是相當不易的,帶太多成了不必要的負重訓練,廚餘的善後也麻煩;帶太少餓到了又會沒體力。因此最好能檢討每次攜帶糧食的多寡,累積成經驗,才能估算得準確些。

 

    最後要提醒的是,登山的炊煮也是一門學問,初學者要會使用汽化爐或小瓦斯爐炊煮;進階者甚至要能用材火來炊煮食物,所以背後有關爐具使用與砍材生火等,又另有許多學問。登山中的炊事,實際上比平地更難了些,更需要勤加練習才行。否則,在山下可能你就已經連個飯都不會煮,連個蛋都不會煎,上山了怎麼辦呢?總不能每次都把媽媽(或老婆)帶上山,或餐餐都吃餅乾與速食麵吧。

 

因此,如果你不是家庭煮夫(或主婦),最好你平常在山下就多幫老媽(或老婆)下廚,暨溫柔又可精進廚藝,不就一舉兩得了嗎!這裡,謹希望每個爬山的人,都能從登山糧食中學習,不斷地精進,累積經驗與知識;畢竟唯有更加獨立,才能爬得悠哉。美食主義者,且由先讓自己當個登山大廚開始吧!

 

五、登山中的宿營概要

 

    如果你已經知道前面所說的山野生活與求生概念,以及登山中的衣、行、食概要;那麼你可以繼續研讀登山中有關「住」的學問了。前面提到,一到山區只要衣著不對,可能就先掛了一半,因此介紹「衣」。穿暖後可以走了,卻不知道行止要領,因而介紹「行」。走一下肚子就餓了,卻食不下嚥,於是介紹「吃」。之後,我們就進入山野生活最重要的「住」了。

 

隔夜住宿的需要,立即讓登山所須具備的知識、技能與裝備,都要多出很多才行;不僅背包變大、重量遽增,體能與經驗也得跟著增加。因此,在山上要睡哪,要怎麼住,都是問題。如果沒有山屋,要搭帳棚的話,營地如何選擇、營地使用如何在既有的基地條件下規劃,如何搭建蔽風避雨而穩固、安全的營地等等,都構成了登山中「野營」的重要學問。

 

◎夜怕風雨住求舒

    在登山衣著中曾提過,溼與冷是登山中致命的因子,而和防寒直接相關的裝備與知識,除了「衣」之外就是「住」了。在山中,晝夜溫差大,夜間的溫度通常很低;特別在中高海拔的晴天,地表輻射散失更快,因此總令人倍感寒冷。而夜裡一旦沒睡好,必然會影響第二天的體力;如果「屋漏偏逢連夜雨」,不幸溼了身,更可能會受凍、失溫,甚至一睡不醒。

 

    但,山上沒有房子怎麼辦?該在哪裡宿營?營地怎麼搭設與整理才舒適?帳篷與睡袋、睡墊帶了嗎?你會搭帳篷嗎?如果也沒有帳篷,你怎麼辦?有外帳嗎?隊伍中有人會搭緊急避難帳嗎?或者,如果睡袋溼了或沒有 Goretex睡袋套,你怎麼辦?有人會砍材生火嗎?你有帶山刀和火源、火種嗎?你會找乾材嗎?還是,隊中有高手能在雨中或用活樹生火?你會使用爐具或用柴火炊煮嗎?你帶了頭燈與電池了嗎?....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登山中因為要過夜而衍生出來的;而每個問題背後,也都還有許多學問。

 

    事實上,選擇一個安全而好的營地,並懂得如何規劃整理,才能有舒適的夜生活。一個好營地的選擇與搭設,一定先要確定它是安全的地點,例如避免在落石可能擊中地點,或在半夜洪水可能波及地點,並且要能作好避風避雨的措施(可用營地建設來解決與改善),然後考慮水源、營地大小與平坦否,以及材薪多寡等等問題。

 

通常稜線脊上風大且強,應選擇稜下的樹林裡較為避風;溪邊則須距水域有足夠的安全距離與高差,並考慮逃生路線,以嚴防夜雨突來的洪水暴漲,令人措手不及。而為了要有好營地,隊伍最好能提早安頓紮營,避免迫降。此外,許多人一紮營後東西就亂丟,也是很不好的習慣;不僅常常找不到東西,萬一緊急事故要逃難,那又更慘。

 

此外,黑暗中看不見東西,夜的聲響有時令人恐懼;因此黑夜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保暖與生理需要保護的增加,同時也必須在心理上有所建設,以超越恐懼。這時候,你應該注意到火所散發的光和熱,是多麼重要了吧!特別在中級山裡面,晚上的材火往往給人更多的溫暖,不僅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砍材生火實際上是野外求生中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但初學者,仍先以營地搭設與德以照料好自己為主,循序漸進學習。

 

◎水是生命的源泉

  水源是營地選擇重要的考量之一。山中宿營的營地選擇,當然得安全且能避風雨﹔然而,我們總希望能在水源附近紮營,以避免背水負重之苦。因此,溪流畔、湖泊邊,通常是不錯的營地﹔而許多避難山屋,也都會考慮水源的問題。但在溪邊,則務必要注意預防半夜突來的暴漲洪水,所以莫因懶惰離水濱太近,並得考慮登高逃難的路線,並別把裝備四處亂丟。

 

一般而言,我們若不是在水邊紮營,在稜線上就應當僅可能地選擇平坦之處,而鞍部通常可以符合此特性。只是,鞍部通常風大,而住在稜線上較容易缺水,因此若沒有背妥足夠的用水,可能就得下溪取水﹔通常在中高海拔的森林裡,集水面積達四分之一平方公里的東北側溪溝源頭,最容易找到活水。

 

  營地選擇,因為水源需要之考量,也就涉及了行程安排與設計﹔涉及了行進背負的重量,即在行進水之外,是否還包含了要過夜的炊煮用水。因此,萬一你是在高山草坡上,或在稜線上紮營,若無法下溪取水,一些草坡上的水池多是動物飲水所在,就算水質不佳,也常是我們求生必要的水源來源。或者,我們得在下雨時,利用外帳來接水集水,煮開之後再飲用。

 

簡言之,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源因此是紮營的重要考量之一。住在水源豐沛而水質良好的水邊,總能讓人倍感舒爽自在﹔而找水或背水,則受行程設計與行進速度影響。

 

◎溫暖材火保平安

    此外,如果沒帳篷、睡袋,怎麼辦?早年的登山活動,裝備簡陋,柴火便是夜間重要的熱源;而原住民更可不用睡袋就過夜,關鍵即在於生火。生火是原住民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而獵人文化與生態智慧,經常也都是在火邊酒敘中傳承的。只可惜現今登山者多崇尚「裝備主義」,遂忽略了砍材生火這重要的基本技能;殊不知裝備的功用終究有限,山野知識與技能才是更實在的保障。

 

事實上,山野生活的夜裡,有火真好,因為它不僅提供你生理(炊煮、取暖、驅趕蟲獸與照明等)的需要,同時也增添你心理上的溫馨與安全感。因此,若沒有帳篷與睡袋,只要有外帳與熊熊烈火,總也能平安渡過寒夜。火勢大自然循環的一部分,所以只要你懂得找材,懂得生火、控制火與滅火,避免砍活樹與珍貴稀有的樹種,使用最原始的方式生活,必然是最環保的!

 

但現在不少登山者,把國外國家公園內那套「禁止生火」拿來套用,說那樣是破壞生態與不環保的行為,實在是自欺欺人與無知的說法。因為那樣的說法,忽略了登山裝備的汽化爐、瓦斯爐、甚至Goretex等等材料,各種所謂的「先進裝備」的背後,其實都是建立在對自然界更大的破壞下的產物,只是使用者無知地沒有看見與故意不去反省罷了!當然,如果你並沒有非得生火不可,那也大可不必只是為了好玩,然後多去砍伐不必要的枯木,對自然增加更多的擾動。

 

所以,如果你在山上必須要生火,那要怎麼生火呢?眾所皆知,燃燒是劇烈的氧化反應,須有可燃物與助燃物,並達到燃點。因此,通常我們由火源(作好防潮的打火機最適當)引燃易燃物(簡稱火種)之後,再使材薪達到燃點而自燃;如果木材夠乾,通風良好是火有沒有辦法自己燃燒的重要因素,所以必要時適時加、減材薪,以及給予吹氣或搧風,都是維持一堆好火的關鍵。

 

至於找材,一般而言高山草原木材較少,中級山稜線附近則容易找到枯立木;至於溪谷裡,雖然較潮溼,漂流木通常卻是很好的木材,因而也不難升起一堆好火。而判斷材的乾或濕,其實只要砍砍看、敲敲看,聽聽木頭的聲音,大概就可以判斷出來材質如何了;乾的總是清脆悅耳,濕的則悶悶的聲音。換句話說,提早紮營,找到好材,分材、架柴並注意通風,是能否生出一堆好火的關鍵。

 

◎住是登山進階的分界

  登山中住的問題,是山野生活中的重要關鍵﹔因為過夜的需要,讓登山所需的裝備與技能倍增。在裝備上,從輕裝立即變成了重裝,帳棚、睡袋、鍋爐與頭燈等等,變成必要的裝備﹔而在知識技能上,則必須懂得營地選擇、營帳搭設、用火炊煮、砍材生火、找尋水源與緊急避難等等。因此,若說住的問題是登山知識與技能進階的分野點,一點也不為過。

 

當你爬過小山,想向中級山與高山過度與進階時,環繞著和住有關的問題,便是重要考驗。你裝備攜帶得足夠嗎?你懂得如何選擇一個好營地嗎?你會營造一個安全而舒適的居住環境吧?其中,避風雨、有水有火,是重要的課題。在此,期許各位愛好大自然的朋友們,都能努力充實和登山居住有關的知識技能,才能真的快快樂樂登山,平平安安回家!

 

六、登山行前與裝備檢整

 

    如果從山野生活與求生概念;到登山中的衣、行、食、住等觀念,你都已經具備,心中也按奈不住,想要上山了的話,接下來,就是要思考「上山前的準備」是否充足的問題了。否則到了山上才突然發現缺東缺西,或者事先該注意的卻無知或忽視,終會將自己暴露在不必要的危險中。因此,以下介紹登山前應有的準備,淺介一些行前準備的基本常識,讓我們想想上山之前,你是否遺漏了些什麼?

 

◎行前會議的重要

  登山通常是團體活動,應有良好的行前準備。但一般人爬山總匆匆忙忙,很少認真開行前,跟隊友討論行程,分配工作,並交流登山知識與資訊﹔因此除了個人裝備外,行前的準備工作,多半落於領隊身上。但若是多天的探勘,必然會比一天的郊山多出許多事情﹔行政能力再強的領隊,也可能會有疏漏。因此,行前會議除了讓隊員都知道行程與注意事項外,更是分工與相互提醒的場域。

 

  好的行前所有成員都應到場。領隊須事先準備好地圖與行程資料,留意山區資訊與天候近況,然後討論行程,讓成員都知道可能會遇到的狀況。並且,要充分了解成員們的飲食習慣、個人裝備、身體近況等等,才能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至於重複攜帶某些裝備,或是大家都忘了某些東西(例如打火機/鹽巴等),以為別人一定會帶。同時,約定集合時地,收錢或收證件,辦理入山申請或保險等等,也在此刻處理。

 

此外,隊伍出發前,最好都能確實做好隊伍審查與山難留守,讓有經驗與熟悉該地區者,來審查該隊的行程設計、隊伍結構、團體裝備、糧食計劃與應變計劃等等,並和留守人約定好狀況處理方式與山難時間,提供完整的留守資料,以備不時之需。

 

◎裝備檢整細思量

  要上山了,多數人的心理是雀躍的﹔但打包時卻總會猶豫著哪些東西要帶,哪些東西不帶﹔時間不知不覺間悄然流逝,最後還是難免發生該帶的沒帶,或白背沒有用的東西,徒增負擔。

 

  一般而言,登山裝備的檢整,必得考量所欲爬之山的性質。我們可依照個人一日生活所需,將裝備區分為食、衣、住、行、育、樂等六類﹔而天數多寡與行程安排則是關鍵。因為一日郊山或隔夜登山,所帶東西的多寡會差很多。中高海拔的隔夜登山在食/衣/住方面,必會增加不少重量,無形間增添了「行」的負擔。而就登山類型與行程設計來看,不同屬性的活動、探勘或技術攀登等山旅,所要具備的知識、技能與裝備,也有所不同。

 

由於一日郊山裝備,只要背著小背包,穿著「輕便又富有功能性的衣服」,即一件排汗內衣,加上天冷所需的毛質或人造纖維材質衣褲,以及雨衣﹔並放入開水、午餐與行進糧,穿上輕便登山鞋,帶一頂帽子以抵擋強風與驟雨的侵襲,有地圖/指北針或識途老手同行,也就夠了。因此,隔夜登山穿帶什麼,才讓人踟躕反顧。

 

◎核心裝備與提醒

通常,我們將登山器材分成「個人裝備」與「團體裝備」兩類。筆者更依照其特性,把個人裝備再分為「核心裝備、必要裝備、參考裝備」等三類。其中「核心裝備」乃是個人必要裝備中最重要的部分﹔高山活動中若沒有「核心裝備」,一般山友通常難以完好渡過。登山鞋、睡袋、與大背包,即是隔夜登山器材的個人裝備中,最基本的三樣東西,缺一不可。

 

山路崎嶇,倘若沒有合適的登山鞋,腳可能會起水泡﹔曾有隊伍發生因腳長水泡,導致整隊撤退的烏龍事件。而在山上的夜,假如沒有適合的睡袋,通常會難以入眠,被突如其來的寒冷凍醒。至於長程登山行進,假若沒有選用適合個人身材的大背包的話,從出發的那一刻開始,就會肩痠備痛,甚至影響登山安全。

 

  最後,要提醒讀者的是,登山並非裝備好就行,更在於否有萬全的準備。出發前,請想想是否漏了什麼。行程設計與登山計劃已完善且讓隊員都知曉了嗎?是否有足夠的山區資訊並留意天候狀況?該辦理的入山申請或保險都辦了嗎?該帶該買的東西都具備了嗎?是否有良好的留守資料與留守人?……如果,這一切以及更多的問號,答案都是OK的話﹔那麼,就請懷著愉快而謙遜的心上山,一路小心囉!

 

END


 

[1]所謂「風寒效應」是指在山區因強風不斷將人體表面的體溫帶走,使人倍感寒冷的現象。同理,身體溼了,體溫被用以蒸發散體表水分,而備覺寒冷的現象則是「水寒效應」。若不留意,二者可能同時發生,也都可能導致失溫,甚至死亡。

[2] 近年來,台灣高山上因高山病而死亡的案例也不少;所以更需要對高山疾病有更多的了解。意者可參考台灣山岳第30~35期蘇文政醫師的文章;特別是對於急性高山病(AMS)、高海拔腦水腫(HACE)、高海拔肺水腫(HAPE)的診斷,以及預防高山病所產生危險的幾條「黃金定律」的概念。

[3] 登山一般都穿著登山鞋,但也有不少人喜歡穿雨鞋,各有其優缺點。一般而言,郊山健行或乾爽堅硬的地面,如高山露岩等等,登山鞋比較佳;但又濕又滑的中極山探勘,雨鞋往往有它特殊的長處。建議初學者,剛開始上山仍以穿著登山鞋為宜,當你已經習慣山上的地形,又喜歡中級山探勘,再考慮穿著雨鞋去山上。

[4] 許多自國外取經的人,會主張要雙登山杖來降低腿部的負荷重量,並保護膝蓋;但那必須改變走路的方式,並非所有的山旅都需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