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李家人不只費盡千辛萬苦,極力爭取,讓祖先的基業得以保存;還必須面對許多外界的言論,當初在抗爭時,不只是市政府方面挫折連連,也常常受到外界的譏笑『你們怎麼那麼笨,拆除後開闢成6米寬道路,不只可以得到政府的補賞,還有前面的庭院、空地都可以漲價賣出去就有錢了阿!這種年代還有誰在關心古蹟,列為古蹟是最沒前途的方法』、『阿呆阿!政府的補賞就可以到市區在買一間房子了,幹嘛固守舊宅』。 即使在外界的冷嘲熱諷下,李家人仍堅持己見,只要能讓祖先的基業得以保存下來。雖然現在,李家人的確感覺到成為古蹟後造成的不便,不管在內外部的維修、保存、管理各個方面都受到不少的限制。令屋主較為擔心的是維修的部分程序都準備好了,而現代人卻對古蹟毫無熱忱且政府也礙於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古蹟的未來還是一個未知數。 在許多人的幫忙與幾番奔波,李宅終於被列為高雄市市定古蹟。藉著這次的因緣際會,李家人相信在這社會上有更多默默為臺灣文化奉獻的人。對於即將面對的現實問題;如:維修、管理以及開放參觀,李家人仍抱以樂觀的態度面對,李沐穗先生更以:『富不過三代,是因為沒有文化的傳承。』充分的表達出李家人的共識及無怨無悔;黃同展主任也以:「沒有50年房子,就沒有100年的房子;沒有100年的房子,就沒有200的房子。」表現出保存時代建築特色的重要以及保存古蹟的意義。 保存先人的文化財產,就是李家人的精神、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