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惟先民渡台,多以農墾為主,為了防盜,聚落加以圍柵而居,或以土石疊 成城垣,或豎立竹籬為界,而拓墾者稱之為「圍」,光復後始改內圍為內惟。凡 聚落位於城垣、竹籬圍繞物的內部,或部落的中心地帶者,通常用「內」名之。 內圍在包括今前峰、光榮、民族、興華、內惟、建國、中正等里,是清前鋒管及 東兵寮所環繞的地區。  

清康熙五十八年(西元1719)陳文達的《鳳山縣志》:「鳳山縣屬轄九里,二 保、一鎮、十二社。里、保、莊、鎮皆漢人所居,社則土蕃處焉。」,在《鳳山 縣志》中只提及興隆莊,尚未提及「內圍」一詞(圖一)。在<雍正年間鳳山縣城 >(西元1723-西元1734)則已提及「內圍社」(圖二)。於清乾隆29(西元 1764 )王瑛曾的《重修鳳山縣志》:「鳳山縣原轄七里,二保、六莊、一鎮;康熙五十 八年《舊志》增港東、港西、二里、觀音山一莊,凡九里七莊,保鎮依舊。雍正 九年,更定疆界,……。今凡七里七莊,保、鎮無。」,又,同上書(水利):「內 圍坡,在內圍社,縣南里許。夏秋蓄水溉田。」,因此,可知在清乾隆29(西 1764)時,已有漢人入墾內惟。相度地勢之下者,截溪流而築堤,以利灌溉。 乾隆中期稱「內圍社」,可見當時漢人和馬卡道人同時在此區生活。冉惟居民, 祖籍大部分來自福建的安溪、龍溪、漳州等縣,以姓陳、李、林為主部。

  日據時期為「內圍社」,居民大部分為佃農,當地人為地域區分方便,把內圍社分成「社頭」、「社尾」稱之,現今的鼓山前峰里一帶就是當時的「社頭」 、「社內」為現在的神福祠(俗稱內惟廟)附近,「社尾」應為接近凹子底一帶。 由於六十二、三年都市計劃道路開九如四路帶動內惟地區繁榮景象,使年輕一代 內惟人對早期的「社頭、社內、社尾」,印象沖淡。不過,對內惟里而言,雖然 九如大道闢建,依然沒有改變,仍維持舊部落型態。

內惟里於民國三十五年成立,早期先民從清代為躲避戰亂林、陳、李三姓, 自褔建漳、泉兩州渡海來台,隨身迎奉南天門的褔德正神。

  鼓山區內惟里為內惟舊部落發源地,由於受限於法令規定,未列入都市 計劃,致該里依然維持舊部落型態,房舍破舊不揕,巷道狹窄,錯綜複雜,進入有如「迷魂陣」,值得一提的是,當地住戶不怕宵小到,只怕火災來, 為內惟里最大特色,神褔祠為里民信仰中心。

  內惟里之所以未列入都市計劃,受限於法令的原因是,在民國七十一年 後,法令規定,房舍改建必需要土地所有權人全數同意,並蓋同意章,才可 作為房屋翻修與興建,因此在眾多地主意見分歧下,致使該里五十年來房舍 由日據時期至今,許多房子己破舊不堪,死巷多又窄、又彎曲錯綜複雜,彷 彿「迷魂陣」也難怪當地不怕小偷來光顧,進得來,出不去,只怕火災發生 ,連消防車都駛不進來。另也值得強調的是,該里舊部,落至今仍有紅磚瓦 建造的三合院傳統建築還有幾處保存完整,只要外觀整理,仍相當具有特色

  本里自光復後,於民國三十五年十月一日成立,原本里共轄八鄰,於民國 七十年五月奉令里合併,與鄰近興華里合併。目前本里合併後,共轄區有十 五鄰。南於建國里交界,北與民族里交界。轄區居民生活儉樸,刻苦耐勞, 治安良好,子弟教育均在中等以上,轄區居民安居樂業,滿意現狀。本里現有戶數四八八戶,男一、二O四口,女一、O七二口,共二、二七六口,本 里轄區內有玉虛穹一所、金融機構有市農會鼓山辦事處、治安機關大有內惟派出所等,本里服務小組成員人數有十六名,義警、義消、民防隊員計八名 ,平時對地方公益地方治安上有莫大的貢獻。  

 

(圖一)興隆內里位置圖

資料來源: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  

 

(圖二)雍正年間鳳山縣城圖(西元17231734)↑

資料來源:故宮檔案與清代台灣歷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