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山的小溪貝塚,以前曾經是馬卡道民族的垃圾堆……

        幾百年前,住在台灣的原住民,可分為「高山族 」與「平埔族 」,「高山族」的原住民,住在較偏遠 的深山裡;而住在平地或離平地較近的淺山丘陵中的 「平埔族」,因距離的縮小溪貝塚說明看板短,在生活習慣上,受到漢 人的影響;有的平埔族女孩,與從大陸來台灣開墾的 青年結婚,經過歲月的更迭,平埔族的特色:如男人 穿耳洞,女人打落門牙的習俗,也就慢慢消失,在外 貌、習慣上終於和漢人融合一起,唯一留下的只有漂 亮的雙眼皮了!  在高雄龍泉寺後山有一處「小溪貝塚」,是古時 候的人「吃剩的蚌殼堆積形成的地方」。當時「小溪 貝塚」附近住的就是馬卡道族 (平埔族)(TAKAO)。他 們從幾千年前一直到四、五百年前都住在這個地方, 那時候山腳下附近都是大湖和沼澤的水鄉。因受日本海盜的侵犯,所以開始遷徙活動。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因打狗的發音與日本話「高雄」很相近,所以將打狗改名為「高雄」。

發現到確認

高雄市最早出土的石器便是在高雄中學發現的,而發現此遺跡的雄中日籍教師土屋恭一,更是柴山原住民馬卡道族之遺跡--小溪貝塚的發現人。民國初年,日據時期的高雄中學,為了興建東側的教職員宿舍,挖掘地基挖出了石斧與石刀等臺灣先住民遺物,發現者便是該校教師土屋恭一,成為高雄地區最早出土的石器。經過此一意外發現,土屋恭一對考古學產生興趣,假日常生四處從事挖掘,其中以打狗山(今柴山)最為豐富,陸續發掘出臺灣先民的遺跡。

遺址的位置

        龍泉寺後貝塚的遺址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部分,A區包括龍泉寺後面壽山斷層陡崖前側間之緩坡帶,全區唯一東緩傾之山地,坡度約在十度左右,面積約莫12000平方公尺.B區即所謂的小溪貝塚包括壽山斷層陡崖後側之北緣起,至攔砂池間及其鄰近地區,無名小溪及其支流所流經的地區.見下圖

柴山上龍泉寺後遺址分布圖

發現的物品  

        據臺大地質學系教授林朝棨云:該遺跡時代之海水達今之龍泉寺門前地點;而壽山為孤島,該小溪為溺谷。發見該遺跡者為日據時高雄中學校教員土屋恭一,在貝塚中雜有無紋陶器及陶環,及少數貝輪及石斧。

貝類

獸骨

血蛤

陶器


參考資料

高雄市龍泉寺遺址範圍及內涵調查研究 劉益昌著

高雄地區史前遺址展專輯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出版